嘉兴禾润声学设计公司欢迎您
销售咨询热线:
400-810-9558
您的位置:首页 >> 声学资讯 >> 行业资讯

教室噪声大,如何治理

发布日期: 2025-08-09
浏览人气: 2093

教室噪声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(交通、操场)、建筑隔声不足、设备运行(空调、投影仪)及室内混响过强,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声学环境,确保教学清晰度。  


 1. 建筑隔声改造  

- 门窗优化:更换为断桥铝中空玻璃窗(6+12A+6,隔声≥35dB),门采用密封隔声门(≥30dB)。  

- 墙体加强:轻质隔墙填充50mm岩棉,或加装吸声板(如聚酯纤维板),降低外部噪声传入。  


 2. 设备降噪  

- 空调/通风系统:选用低噪声设备(≤45dB),风管加装消声器,避免共振。  

- 多媒体设备:投影仪、音响等采用减振支架,避免结构传声。  


 3. 声学优化  

- 吸声处理:天花板安装矿棉吸声板(NRC≥0.8),后墙布置吸声材料(如穿孔木质吸声板),控制混响时间(理想值0.6~1.0s)。  

- 地面降噪:铺设橡胶地板或地毯,减少脚步声和桌椅移动噪声。  


 4. 管理措施  

- 课间关闭门窗,降低操场噪声干扰。  

- 合理规划教室布局,避免靠近高噪声区域(如机房、马路)。  


预期效果:改造后背景噪声≤40dB(A),语言清晰度提升,符合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》(GB 50118-2010)要求。建议预算50~80万元,工期20~30天。